Loading
从鄱阳湖底陶瓮到非遗活态传承,从陶渊明葛巾漉酒到赣江畔的封坛仪式
中国人的封缸之礼
九江封缸酒传说
瑶池一醉坠凡尘,封尽岁月启甘醇。
九江封缸酒是江西省的传统名酒,它起源于一千年前的唐元和年间,当时称为醅酒。醅酒,就是未经榨过滤的米酒。为什么醅酒后来又叫陈年封缸酒呢?这里面有一段有趣的民间传说。
很早以前,九江地区酿造的醅酒就很有名气。它味道香甜,常用来作为待客宴友的佳酿。有一年,王母娘娘设宴,在瑶池中做“蟠桃盛会”,宴请各路神仙。土地神听说九江醅酒色美味醇,在赴蟠桃会时随手携了一坛上天,准备请众神仙与他一同品尝。宴会上,珍馐美味,玉液琼浆,异果佳肴,样样齐全,王母娘娘得意洋洋地请神仙们痛饮。酒过一巡后,土地神想起自己带来的醅酒,便令侍从打开来,本欲自己先尝尝,然后再请诸神品尝。谁知酒坛刚一启封,那醇香的酒味就朝各路大仙的鼻子里钻。不等土地神自己先尝,大家便涌上前,你一碗,他一碗,一抢而光。而王母娘娘的玉液琼浆竟被冷置在一旁,无人问津。王母娘娘看到人间的酒竟超过了天上的仙酒,觉得大失面子,又恼又羞,十分生气,便下令土地神将九江的醅酒缸全部封起来,谁也不准喝。土地神一看自己闯了这么个大祸,直吓得战战兢兢,不住地叩头请罪。等不到宴会结束,便急急忙忙地来到人间命令封缸,违者杀头。老百姓闻之,又气又恨,但也无可奈何,只好忍痛将酒封住。一年、二年……五年过去了,喝惯醅酒的人实在忍不住了,一位胆大的人偷偷将封条启开,发现封缸后的醅酒如甘露,格外香甜,颜色也由原来的淡黄变成了琥珀色。这一发现,使他又惊又喜,把这事偷偷告诉了自己的好友。于是一传十,十传百,消息不胫而走,大家纷纷启封。土地神见王母娘娘忘了这事,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自己也乐得受用。从此,醅酒便得名“陈年封缸酒”。有一首民谣曾概述了这件事,民谣道:“天上玉液琼浆,不如九江封缸。色美味甜性稳,气煞王母娘娘。
千年窖藏
鄱阳湖底沉浮的文明密码No,Data.
汉墓陶瓮里的发酵史诗
唐宋诗卷中的液态星辰
封缸之礼
刻在陶壁上的生命契约No,Data.
女儿红的时空胶囊
国酒双璧的世纪对话
守艺新生
在陶瓮中与未来对饮No,Data.
微生物的星空图谱
数字时代的陶瓮呼吸
封缸之魂
九江人的生命原浆No,Data.
历史传承
昔日荣誉No,Data.
要追溯九江封缸酒的历史,就要连着白居易的一首《问刘十九》来说: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,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”。醅酒是当时对于封缸酒的统称,而白居易的这一首标题中的刘十九,正是白居易在九江担任江州司马时所结交的好友,诗中的一句“绿蚁新醅酒”就指浔阳封缸酒。
在中国,谁都读过四大名著之一的《水浒传》。在《水浒传》中,有个著名的故事——第三十八回的《浔阳楼宋江吟反诗》。故事中,当宋江行到一座酒楼时,仰面看去,旁边竖着一根望竿,悬挂着一个青布酒旆子。只见苏东坡题写楼名的浔阳楼门前朱红华表柱上,两面白粉牌,各有五个大字写道:世间无此酒,天下有名楼。宋江便走上楼来,靠江占一座阁子里坐下,凭阑举目,端的是好一座酒楼,却独自寻思道:世间比此酒,此酒竟如何?酒保上得楼来,唱了个喏,下了帘子,赶紧用红泥小火温上酒来。据说宋江正是喝了此酒,临风触目,感恨伤怀,乘着酒兴,磨得墨浓,蘸得笔饱,在那白粉壁上佯醉挥毫,题写反诗,从而引发出历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替天行道的梁山聚义。这酒便是封缸酒的雏形和前身。